返回

拒当接盘侠后,办养殖场带领全家致富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71章 温室初步成功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第七十一章温室初步成功

    柳青的心沉了下去。他知道,这个温室项目面临的阻力,恐怕远不止老族长那么简单。

    县政府的走廊比外面还要冷。

    柳青搓着手,在马科长办公室外等候。门开了,出来的却是刘副主任。

    两人打了个照面,刘副主任眯起眼睛:哟,这不是柳家沟的能人吗?听说你要在冬天种西瓜?

    是耐寒蔬菜试验,刘主任。柳青平静地回答,科委有文件鼓励冬季农业技术革新。

    刘副主任冷笑一声:年轻人,别以为看了几本外国书就能上天。农业讲究的是顺应天时!说完,拂袖而去。

    马科长的态度则温和得多。

    听完柳青的汇报,他摸着下巴说:刘副主任刚还在说你胡闹...不过既然有苏联专家的指导,倒是可以试试。

    他拉开抽屉,取出一份文件,这是省里刚下的《农业科技试验推广办法》,你们按程序打个报告上来,我批个试验项目编号给你。

    带着这份重要文件,柳青马不停蹄地赶回柳家沟。

    远远地,他就看见晒谷场旁立起了一个晶莹剔透的水晶宫——他们的第一个温室已经覆上了薄膜,在冬日阳光下闪闪发光。

    林小雨和几个妇女正在里面忙碌,透过薄膜能看到她们模糊的身影。

    赵二狗看见柳青,兴奋地跑过来:青哥!老周把温控系统装好了,现在里面比外头高十度哩!

    柳青钻进温室,一股暖流扑面而来,与外面的严寒形成鲜明对比。

    老周正在调试设备,见柳青来了,得意地指着仪表盘:看,温度18度,湿度65%,完全符合科瓦廖夫教授给的数据!

    王寡妇和几个妇女正在平整土地,见柳青来了,纷纷直起腰:小柳啊,这种子啥时候下?

    现在就可以。柳青掏出林小雨给他的那包种子,先试种一畦菠菜,一畦黄瓜。

    播种工作热火朝天地进行着。柳青特意在温室门口贴上了马科长给的试验项目编号,还挂了个小本子记录每天的温度、湿度数据。

    接下来的日子,温室成了全村人关注的焦点。

    每天都有村民假装路过,偷偷往里张望。

    老族长虽然嘴上不说,但柳青不止一次发现他在远处驻足观望。

    第七天早晨,林小雨惊喜的叫声惊动了整个晒谷场:出苗了!菠菜出苗了!

    人们蜂拥而至,挤在温室门口。

    果然,一畦嫩绿的菠菜苗破土而出,在冬日里显得格外生机勃勃。更令人惊喜的是,黄瓜种子也冒出了小小的芽尖。

    消息像长了翅膀,很快传遍了周边村落。

    连县里的干部都闻讯而来,马科长带着几个技术员又是测量又是拍照,忙得不亦乐乎。

    只有柳斌阴沉着脸,远远地站在人群外围。

    当众人的注意力都在幼苗上时,他悄悄离开了。

    春节前夕,温室里的黄瓜已经结出了手指粗的小果实。

    柳青小心翼翼地摘下第一根成熟的黄瓜,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,把它送到了老族长家。

    老族长盯着那根鲜嫩的黄瓜,久久不语。

    最后,他掰下一小段放进嘴里,慢慢咀嚼。

    脆生生的声响在安静的屋子里格外清晰。

    明天...老族长终于开口,声音有些沙哑,明天我带几个老伙计去看看你们的水晶宫。

    柳青知道,这不仅仅是对温室的认可,更是一种态度的转变。

    当他走出老族长家门时,发现柳斌正站在巷子口,眼神阴鸷地盯着他。

    两人目光相接,柳斌突然转身离去,背影融入了暮色中。

    柳青望着他消失的方向,微微皱眉。

    正月初六的晨光透过塑料薄膜洒进温室,将悬挂在藤蔓上的黄瓜照得晶莹剔透。

    柳青小心翼翼地托起一根近二十厘米长的黄瓜,指尖感受到果实饱满的质感。

    这是他做梦都没想到的——在一年中最冷的时节,柳家沟的土地上竟然结出了夏季蔬菜。

    这根得有一斤重!王寡妇粗糙的手指轻轻抚过黄瓜表面的小刺,眼中闪烁着不可思议的光芒,比夏天种的还要水灵。

    林小雨蹲在另一侧,正往笔记本上记录数据:夜间最低温度12度,白天最高26度,湿度保持在70%左右...

    她抬头看向柳青,睫毛上挂着细小的水珠,科瓦廖夫教授说这个参数非常理想。

    温室外传来杂乱的脚步声和惊叹声。

    赵二狗拉开门帘,带着十几个周边村子的代表走了进来。

    这些平日里沉稳老练的庄稼汉,此刻却像进了大观园的刘姥姥,眼睛瞪得溜圆。

    老天爷,真结黄瓜了!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农伸手想摸,又怕碰坏了似的缩回手,这大冬天的...

    柳青笑着摘下那根黄瓜,掰成几段分给众人:尝尝看,味道如何?

第71章 温室初步成功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